蘋果又砍單20%!打趴果鏈巨頭?兩千億市值龍頭股價大跳水,年內暴跌37.50%!公司緊急辟謠!新能源汽車或成新引擎
3月29日消息,A股蘋果概念板塊走弱,截止收盤,下跌2.08%。個股方面,北坡股份現跌停,歌爾股份(002241)、立訊精密(002475)兩大果鏈巨頭暴跌,分別跌超7%、6%,聞泰科技(600745)、共達電聲(002655)、兆易創新(603986)、藍特光學、精研科技(300709)等蘋果產業鏈公司紛紛跟跌。
消息層面,據《日經新聞》28日報道稱,由于烏克蘭危機和通貨膨脹升溫開始影響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蘋果公司計劃削減iPhone和AirPods設備的產量。
蘋果公司計劃今年第二季度下調智能手機iPhone SE系列產量大約20%,削減的數量為200至300萬iPhone.蘋果公司還要求供應商將iPhone 13系列產品產量比原計劃削減數百萬部,稱相關產量調整基于季節性需求。另外,蘋果公司2022年下調AirPods耳機訂單量,預計全年減量超過1000萬副耳機。蘋果去年售出了約7700萬AirPods。
2176億市值的立訊精密大跌6.11%
截至收盤立訊精密大跌6.11%,報30.75??偸兄禐?176億元。年內累計下跌37.50%。 股價大跌背后,是市場對果鏈龍頭存在風險的擔憂。
立訊精密在29日午間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聲學可穿戴產品目前訂單情況如預期增長,且正常落地,不存在公司最大的客戶砍單1千萬部的情況,請投資者注意甄別網絡不實信息。
而在3月15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410,646.7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60%;實現營業利潤821,839.8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62%;實現利潤總額819,475.3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07,230.4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12%。
報告期內,公司對外投資并控股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2021年來,因應客戶未來幾年對手機精密顯示結構模組產品的較大需求,立鎧精密業務規模于報告期內呈現高速成長,但因在手機精密顯示結構模組產品的前期投入較大,且該產品成本結構中的物料占比較高,較大程度影響了立鎧精密的整體產品利潤率,也對立訊精密合并報表利潤率造成了一定影響。
業績下滑原因是,在全球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面對上游產業鏈“缺芯少料”、原材料價格和運輸成本單邊上揚等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部分產品量產落地與出貨時間不同程度遞延等情況,多重因素導致了公司經營成本的上升,伴隨著上述立鎧精密產品利潤率對上市公司的整體影響,公司綜合利潤率同比下滑。
聞泰科技大跌6.09% 中泰證券(600918)在其高點喊買入
聞泰科技股價今日下跌,截至收盤報84.61元,跌幅6.09%。
2020年2月26日,聞泰科技股價盤中達到上市以來最高點171.88元。
而2020年2月24日,中泰證券發布研報題為《聞泰科技:從功率半導體行業變革看安世長期價值》。研報指出,考察手機業務,預計2019-2021年利潤為13.61、18.15和25.13億元。預計安世半導體2019年凈利潤為13.5億元、2020年凈利潤為16.5億元、2021 年凈利潤為20億元。預計2020年合并后凈利潤為31.35億元,預計2021年合并后凈利潤為41.13億元。目前市值為1565億元,對應2020年PE為50x.維持買入評級,建議長期戰略性配置。
新能源汽車或成新引擎
如何獲得增長新動能,成了消費電子企業的頭等大事。在以前對果鏈標的的研究中,市場往往要對蘋果供應鏈穩定性表示擔憂。但于聞泰科技而言,其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對蘋果并未形成較大依賴。
聞泰科技3月25日發布《關于近期經營情況的說明公告》顯示,公司產品集成業務現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產品不斷向多元化、高端化發展,實現從手機向筆電、IoT、服務器、汽車電子等非手機業務拓展,客戶結構不斷優化,從消費領域向工業、汽車等領域延伸。而公司旗下安世半導體作為車規半導體龍頭,2021年前三季度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盈利能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四季度以來,安世進一步受益于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對功率器件需求倍增的趨勢,繼續發揮車規半導體優勢,不斷提升盈利能力。
券商觀點
此前,跟蹤蘋果公司多年的天風證券(601162)分析師郭明錤曾對AirPods在2022年的銷量給予樂觀預期。其在研報中表示,AirPods在2021年四季度出貨量優于預期,達到了2700萬部,2022年出貨量將達9000萬部,同比增長約25%,顯著優于市場預期的6500–7500萬部。
不可否認的是,動蕩的國際局勢正在影響全球經濟,企業與消費者個人都可能采取保守策略,在疫情持續肆虐的大背景下,消費電子市場再次增添了不確定性。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蘋果又砍單20%!打趴果鏈巨頭?兩千億市值2022-03-29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股2022-03-29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2022-03-29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2022-03-29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城2022-03-29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能源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毛利率65%創新高2022-03-29
- 共戰疫情,守護相伴,唐山銀行展現金融血脈2022-03-29
- 官方電商平臺不賣“飛天” 茅臺市場批價止2022-03-29
- 近8年首次出現年度凈利潤下滑 安琪酵母:2022-03-29
- 森萱醫藥2021年營收平穩增長 未來或布局發2022-03-29
- 德方納米發布2021年業績,扭虧為盈至8.01億2022-03-29
- 崧盛股份: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長,成就植物2022-03-29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2022-03-29
- 雅居樂、雅生活: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2022-03-29
- 【環球財經】市場情緒欠佳 海指周二微漲2022-03-29
- 股價險守1600元 貴州茅臺深夜報業績 意在2022-03-29
- 順絡電子:股東部分股權解除質押2022-03-29
- 萊伯泰科:將召開土壤分析檢測技術專題網絡2022-03-29
- 津榮天宇:2021年營業收入13.41億元 同比2022-03-29
- 賬上只有3.6億 南京這家上市公司要砸百億2022-03-29
- 中石化油服(01033.HK)2021年權益持有人應占2022-03-29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將無息借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預計2022年營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營運現金流持2022-03-29
- 36氪2021年Q4財報:扭虧為盈,廣告收入同比2022-03-29
- 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千億級逆回購操作,維護季2022-03-29
- 【再生醫美強勢崛起】愛緹恩mADM拒絕夸張,2022-03-29
- 張家港行2021年凈利潤增長超三成 不良貸款2022-03-29
- A股73家生物醫藥企業撒“紅包雨”2022-03-29
精彩推薦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
- 雅居樂、雅生活: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業績
- 中石化油服(01033.HK)2021年權益持有人...
- 陽光城:三位董事減持所得6140萬元,將無...
- 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千億級逆回購操作,維...
- 中交地產:連續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
- 穆迪:房企延遲發布經審計財務報告將具有...
- 【港股減持】新奧能源(02688.HK)被貝萊...
- 正榮地產:7.29億美元及人民幣15.9億元兩...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