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向未來 | 健合集團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來源標題:可持續,向未來 | 健合集團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3月25日,健合集團正式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整體呈現了集團2021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果。這是繼2016年起,第6份展示健合集團全球業務運營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的報告。在可持續發展戰略驅動下,健合集團連續2年榮獲著名指數編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MSCI)ESG(環境、社會和公司管治)“A”評級,以及香港品質保證局“A”評級。
深化共享價值模式 走向可持續發展新階段
健合集團深刻意識到在當今綠色低碳意識日益增強及瞬息萬變的社會,必須時刻洞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發展及創造共享價值,擁抱可持續發展。2021年,立足于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長期價值的愿望,健合集團在“提升健康意識”、“減少環境足跡”、“支持公平發展”、“完善企業管治”四大可持續發展領域實現了公益、環保、發展、管治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現。通過更深層次的公益行動與環境改善、履行社會承諾、攜手共創共享價值,健合集團朝著全體利益相關方、社會及地球獲益的共享價值觀發展。
健合集團CEO安玉婷(Laetitia Garnier)表示:“健合的使命是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健康更快樂,隨著我們朝著令全體利益相關方、社會及地球獲益的共享價值觀邁進,我們深知集團需要繼續朝著使命出發,在業務各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為引領我們實現更廣闊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致力于在2025年底前實現集團層面的共益企業(B Corp)認證。共益企業在追求商業利益成就時,還關注如何運用業務影響力,為社會福利作貢獻。2021年,我們已在向共益企業認證路上取得重大進展,為我們于2022年進一步進行健合實體評估提供清晰的指引。”
提升健康意識 踐行公益勇擔社會責任
健合集團致力于成為全球高端營養及健康產業的領導者。隨著新市場、新業務的開拓與發展,健合集團深知在追求利益增長同時,關注對人們及社會的影響更為重要。
持續提供以科學驗證為基礎的優質產品。2021年,集團在研究與開發方面投入了超2240萬美元,進行了19項科學研究;新增專利16項,在同業評審的科學期刊上發表了5篇團隊論文;集團在全球市場上推出了222 款新產品,并在植物基產品創新上持續發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創新和可持續的產品組合。
2021年,集團新成立全球研發機構——健合研究,與在中國和愛爾蘭的研究與創新中心,在澳大利亞和瑞士的轉化科學團隊,在中國、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的區域產品開發中心構建起強大的全球研發力量,大力推進在乳制品以及益生菌、嬰兒和兒童補充劑、腸道微生態、成人健康及寵物營養等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此外,集團積極攜手全球各地的權威機構、高校及組織,推動不同領域的研發成果轉化,為人類和寵物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不忘初心積極投入公益事業。多年來,健合集團不斷加大對全球各個社區和組織的投資,堅持從營養、運動、正念三大層面投入,通過包括資金、物資以及團隊成員在當地小區的志愿服務,幫助不同群體追求健康生活,謀求福祉。2021年,集團的社區項目投資金額達226萬美元,較2020年相比增加56.2%。其中,集團H&H公益基金驅動全球員工志愿者貢獻了7642小時的志愿服務;還提供了價值49萬美元的物資捐贈,包括產品和醫療用品,以支持新冠肺炎響應及其他活動。除此之外,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作為集團公益投入的一部分,截止2021年底,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累計捐款接近6000萬元,已用于救助中國貧困重癥母嬰款物金額達5400萬元,救助了2273位貧困重癥的母親和兒童。
憑著多年對社區服務及公益項目的投入,2021年,集團獲得衡量及管理公司社會影響力的全球標準——B4SI認證。在中國團隊的積極投入及鼓勵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杰出努力下,健合中國于2021年第十一屆公益節上獲得了“2021年度公益傳播獎”。
減少環境足跡 支持全球經濟低碳轉型
作為一家以傳遞健康、快樂為使命的企業,健合集團在追求利益發展的同時,堅持善用資源,減少環境足跡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逐步為全球碳中和作出貢獻。集團從2017年起進行碳足跡評估。2021年,為應對氣候變化,響應全球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集團推動廢棄物同比減少14%,碳排放量減少4%。同時升級了廣州和長沙工廠的廢棄物管理程序,以確保不同類別的廢棄物能得到妥善處理,努力支持低碳環保。
持續探索環保包裝解決方案,實現資源優化利用。2021年,集團旗下91.3%的產品包裝是可回收、可再生或可降解的,同時集團以減少(Reduce)、更新(Renew)、回收(Recycle)、循環利用(Reuse)及再生(Regenerate)的可持續常規為首要原則引入為新5Rs包裝框架,并應用至2022年進一步推出的新產品開發流程中。
攜手核心合作伙伴,共赴綠色生態之約。集團和旗下最大供應商及合生元的奶制品合作伙伴Isigny Sainte-Mère(ISM)在其認證B Corp(共益企業)之旅上緊密合作。2021年,雙方共同發起了「Low carbon farms(低碳農場)」計劃,旨在以法國政府和技術專家(包括來自諾曼底農業國家研究所專家)批準的科學方法為基礎,測量碳排放并建立項目以減少碳影響。目前已在10個為合生元供應乳制品的有機農場啟動了診斷階段,接下來,該項計劃將推進到其他30個合作的的有機農場。
支持公平發展 共筑健康快樂事業
健合集團健康、快樂的理念始于業務所觸及的所有人群,而隨著在全球業務的穩健發展及部署,集團更清楚認識到,員工是助力綜合服務質量提升,夯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根基。
2021年,集團在團隊成員健康福利上投入了166萬美元,通過膳食營養、鍛煉課程、健康檢查等類型活動,支持員工健康生活。2021年集團獲得5項最佳雇主、最佳工作場所及健康工作場所獎。另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團隊自愿建立了名為「CLEW」(Celebrate Life Every Way以各種方式慶祝生活)的委員會,協助促進企業內部多元融合文化,攜手共筑健康快樂事業。
完善企業管治 構建可持續發展未來
良好的企業管治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健合集團秉承PPAE(Premium高端優質、Proven科學驗證、Aspirational令人向往,追求卓越、Engaging參與互動)的經營模式,以堅定的原則行事,不斷加強內部監控系統建設,持續完善企業管治。
將可持續發展融入營運的各個環節。2021年,集團進一步強化和推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管治措施:定期向董事會提供外部環境、社會及管治培訓,增加及提升履行職責的知識及能力;建立結構、程序和監測系統,并制定「集團風險管理框架」不斷改善風險管理和內部合規系統。
此外,健合集團擁有完善的綠色價值鏈,從戰略角度賦能企業可持續發展。集團堅持加強價值鏈上每個環節的管理,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戰略及營運的各個環節,例如在原材料采購、加工制造、包裝、運輸及物流中,以打造全球綠色價值鏈,全面踐行可持續的目標。
2021年,集團制定原材料采購政策,同時參與可持續的采購實踐,以保護原材料來源的生態系統。此外,集團100%供應商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并為供貨商按類別設定可持續目標,以提高產品質量,賦能業務可持續增長,并且致力于與農民和其他伙伴合作,共同建立尊重自然資源和促進動物福利的農業模式,為供應鏈中的所有動物提供更好的條件,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營養和護理產品。集團還與全球領先物流供應商德鐵信可達成了戰略合作,開通了健合集團中歐國際專列,保證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穩定,并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2021年,專列運輸凈重1067噸共104個集裝箱,較空運相對減少產生7343噸二氧化碳。
如今,全球各行業注重加強綠色發展的新趨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全球持續蔓延、國際形勢復雜動蕩,全球價值鏈受到嚴峻挑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挑戰重重。但健合集團通過同心協力結成一個偉大的團隊,始終緊握內部及外部利益相關者需求,及時審查及更新優先可持續發展步伐,以此保持集團在可持續發展的多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接下來的可持續發展之旅中,健合集團將專注于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實踐,持續創造共享價值,向于2025年底前成為共益企業的目標邁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可持續,向未來 | 健合集團發布2021年可2022-03-30
- 國家原子能機構:多措并舉支持核能高質量發2022-03-30
- 上能電氣2021年全年營收10.92億元 儲能在2022-03-30
- 中創物流: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140.86% 擬12022-03-30
- 傳音控股與南昌高新區簽約年產2500萬臺智能2022-03-30
- 曙光智算全面升級算力服務2022-03-30
- 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全球出貨量突破100GW2022-03-30
- 金科服務發布2021業績:營收利潤增長均超70%2022-03-30
- 騰盛博藥與國藥達成合作 股價暴漲近兩成2022-03-30
- 碧桂園2021年業績:穩銷售、強回款 在手現2022-03-30
- 億緯鋰能(300014.SZ)股價高開高走 現報80.2022-03-30
- 杭州園林(300649SZ)盤中漲8.78%報36.66元 2022-03-30
- 昆侖能源(0135.HK)跌6.05%報6.68港元 總市2022-03-30
- 內銀股走強 渤海銀行漲近4%2022-03-30
- 房地產板塊持續走強 白酒股震蕩走高2022-03-30
- 中國秦發暴漲逾26%報0.46港元 總市值11億港元2022-03-30
- 移卡(9923.HK)漲5.73%報24港元 總市值108億港元2022-03-30
- 碧桂園服務(6098.HK)盤中漲5.27%報32.95港2022-03-30
- 容百科技(688005.SH)股價持續拉升 現報1372022-03-30
- 返回列表 吳凱: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助推全面2022-03-30
- 【輿情風險】中國電建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 2022-03-30
- 鋁價上漲壓縮利潤 福蓉科技去年增收不增利2022-03-30
- 神州數碼去年營收破千億!云業務表現亮眼、2022-03-30
- 建藝集團舉辦投資者和媒體交流會 對發展充2022-03-30
- 綠地集團與新加坡交易所進行跨境碳信用交易2022-03-30
- 恒大汽車推預售廣告,恒馳5真的來了?2022-03-30
- 碧桂園:2021年歸母凈利潤269.3億2022-03-30
- 碧桂園服務織網與并購補短板 | 財報深響⑩2022-03-30
- 點亮亞運之星,唱響青春之聲——“中國移動2022-03-30
- 小米新一代電紙書系統響應速度提升109% 搭2022-03-30
精彩推薦
- 金科服務發布2021業績:營收利潤增長均超70%
- 騰盛博藥與國藥達成合作 股價暴漲近兩成
- 碧桂園2021年業績:穩銷售、強回款 在手...
- 綠地集團與新加坡交易所進行跨境碳信用交易
- 恒大汽車推預售廣告,恒馳5真的來了?
- 碧桂園:2021年歸母凈利潤269.3億
- 碧桂園服務織網與并購補短板 | 財報深響⑩
- IMK降低對德國經濟的增長預期
- 盧布結算最后期限臨近,俄羅斯聲稱已做...
- 聯合國官員警告:全球面臨二戰以來最大...
- 綠地香港:2021年總收益約339.27億元
- 建發國際收購建發物業35%股份,代價16.42億港元
- 銀行交易商協會接受碧桂園、旭輝、龍湖...
- 福州樓市限購放松,無本地戶籍也可買房
- 上海新一輪篩查首日:篩查超826萬人